校友总会

校友动态

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校友总会 >> 校友动态 >> 正文

郭斌

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20日      浏览量 :

郭斌:从医,是憧憬与传承;从军,是理想与使命

  郭斌简介:四川大学85级华西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口腔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客座教授。现任华西临床医学院校友会特聘指导导师。

  “做医生,当老师,这两个理想在母校、恩师的谆谆教诲和精心培养下都已经实现了。而我人生还有最后一个理想,就是从军。” 1985年,郭斌以口腔医学院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学习。1991年毕业后留校,从医从教,并在母校继续学习,获得了硕、博士学位。在四川大学学习、工作了24年。直到2009年,经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特招入伍,她从一名医生成为了一名军医,至今10年。

从医:始于母命,久于热爱,终于使命

  郭斌的医学之路,其渊源始于母亲。

  “我妈妈是医生。她对待患者至精至爱,从小就感染着我。”郭斌的母亲是四川大学(原四川医学院)60级医学系学生,毕业后分配到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郭斌说,妈妈和患者的关系都非常好,妈妈对患者的仁爱感化了她。她时常感叹着,医生是多么高尚、令人向往的职业啊!

  但学医还不是郭斌小时候最想实现的理想。如果是未来的工作,小时候的郭斌更想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军人,为祖国工作。学医的志愿是母亲填写的。1985年郭斌考入四川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原本郭斌想考国际关系学院,未来做一名外交官。但母亲在志愿表上全部都替她选了口腔专业。

  学医是母亲的选择。但考入口腔医学院后,郭斌就爱上了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是一门集医学、艺术和工匠精神相契合的一门医学专业。我从小喜爱书法、绘画,这样一门专业太吸引我了。它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知识,还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同时更要具有人文精神。”

  郭斌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学霸,一直排名年级第一。“我喜欢学习,加上头脑也不笨,学习对我来讲一点儿都不难。”学得比较轻松,因为热爱,也很愉快。但她丝毫不放松自己。在大学担任班长、支部书记,还当过学生会的宣传部长。每到课程结业考试期间,通宵教室坐满了自习的学生。“图书馆是必须要占位置的,连通宵教室都要占位置。”郭斌说,学校的学风太好了。

  1991年毕业后,郭斌经过严格选拔、考试面试及才艺展示得以留校,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同时担任口腔内科秘书工作。1992年底到1993年初,郭斌受委派到四川省广元元坝区青牛乡从事社教工作,担任社教工作组组长。1995年前往改革开放的深圳市华西口腔医疗中心,从事医疗工作。当时深圳市领导邀请她留在深圳工作。但师命难违,郭斌应师命立即返回母校工作。1997年,郭斌考取了周学东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当时周学东教授是口腔医学院院长。郭斌在本科的时候就仰慕这位博学多识、美丽优雅,从丹麦留学归来的老师。“她在临床带教我们85级,多才多艺、严格与厚爱并进,言传身教,当时我就很喜欢周老师。”

  研究生学习过程中,郭斌和恩师周学东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郭斌硕士毕业以后便想直接考博士。但周学东教授把郭斌“赶”回家去。理由是,你都30多岁的人了,还没小孩,你把小孩生了再来读博士生吧。

  2001年12月,郭斌生下儿子。产后第16天,郭斌便回到科室,参加科室的年终总结。怀孕期间她发表了6篇文章,编著了一本科普书——《怎样让孩子有一副健康美丽的牙齿》。2003年,郭斌如愿考取了周学东教授的博士研究生,直到2007年毕业。就这样,郭斌一直在华西从医、教、研直到2009年,读书期间同时任华西口腔医院特诊科主任。

  郭斌说,在母校学习工作24年,她特别幸运。“母校恩师们对患者精益求精、大医精诚的风范,对教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担当,还有对科研的执著和兴趣,始终感染着我。我觉得很幸运,能够留在母校成为她们当中的一份子。”上个世纪后期有一大批口腔医学教授放弃在美国优渥的生活待遇,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口腔事业开疆扩土、努力拼搏,郭斌上大学期间就有幸蒙受其恩泽。一代代学者、老师、医生们允忠允诚地付出、传道解惑授业的精神塑造、影响着同为医者的郭斌。

  现在,郭斌也成了一名教授、一名博士生导师,也有了自己的学生。

  从医之路走到此时,郭斌早已把自己放到了医者代际传承的队伍之中。“医生”之于她,终是成了使命。

从军:从小就想穿一身戎装

  2009年,郭斌经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特招入伍参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她正式成为一名军医,一名女军人,实现了军人父亲对她的期望。

  当时所有人都不理解,郭斌在华西口腔医学院任特诊科主任,恩师又是院长,工作方方面面都很顺利,临床工作得到认可。为什么要此时去北京参军呢?原来郭斌出身在军人家庭,从小就想穿一身军装。“我们家从我父亲到我的几个堂弟,再到我的侄子们,三代都是军人。他们中有陆军、空军、武警,但还没有一名女军人。”

  郭斌的父亲曾经是四川大学(原成都工学院)水利系60级大学。1965年毕业后特招入伍,参军到刚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部队,参与过许多国家重大项目,如葛洲坝工程、引滦入津工程、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等。儿时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我的父亲。他让我知道,人一定要有理想,有信仰,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同时要给下一代做出好的榜样。”郭斌说,她一直都想像她父亲那样,为祖国工作,为母校争光。

  2009年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商调函刚到。郭斌不敢跟她的恩师、领导讲。后来她只能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地给恩师周院长写了一封信:

  我亲爱的母校、我亲爱的恩师:

  学校培养了我成为一名教师。恩师您谆谆教诲、呕心沥血培养我成为一名医生,并且悉心培养了我的科研思维。再造之恩我此生无法忘怀!离别之情难以释怀,实在是有口难开。只好述诸笔端,恳请我恩师能够再次塑造我……

  我的最后一个人生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女军人。恳请我的母校、我的恩师能够成就我这一梦想。

  随后,郭斌的恩师在党委会上,将郭斌从军的愿望向大家传达。“最后,我的老师含泪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调令上签了字,我也是含泪离开母校去参军的。”郭斌深情地回忆道。

军医的使命:姓军为兵,没有资格说苦

  刚参军到301医院时,郭斌担任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2013年,经过全国全军公开选拔,她被任命为301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至今担任主任已经六年。“当主任,是给了我更重的担子。”

  作为军人,每天只能睡4-5个小时,首长随时都可能下达临时紧急任务,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4小时以上。“我从小在军营长大,早已明白,作为一名军人,要为祖国而时刻准备着。”作为口腔军医,郭斌说,就需要具备比普通牙科医生更多的创伤救治技能,以及顽强的体能和意志力。这样军医才拉得上战场,救得下战友,保得住生命。

  郭斌曾通过电视、电话、视频,为西藏70多个县州的武警官兵进行口腔卫生的宣教工作。也曾经带领团队两次到西藏甘巴拉雷达站为官兵做口腔保健工作。那次医疗救助经历给了她很大的震撼。

  甘巴拉雷达站海拔5374米,是全世界最高的人控雷达站。“雷达站上那些年轻的官兵嘴唇是黑的,眼睛是红的。这是严重缺氧导致的充血。”郭斌回忆,当时他们仅仅是上雷达站短短一天,整个过程中走路说话都在喘粗气,头疼。而雷达站上的官兵,每次驻防都是好几个月。郭斌说,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口腔很容易出现溃疡性疾病,急性牙周充血,冠周炎疾病等等。“在给他们做口腔保健工作中,我才知道,祖国的安宁一定有军人无悔的付出。”

  回到北京以后,郭斌觉得任何苦都不能说是苦了,也没资格提苦。“是甘巴拉雷达站官兵坚强的决心和毅力感染着我们。”

  郭斌感慨道:“离开母校,离开家乡,独自在解放军总医院工作的近10年,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如:总医院百岁名医精神,再次给予我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带领团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军事口腔医学事业做出应有的努力。无愧于母校的培养、无愧于恩师的教诲。”

  郭斌也说,人啊,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家庭。当医生、当军人,是郭斌人生憧憬与理想的事业,她都实现了。她还成为了一名老师,她希望能把父母、恩师、母校教给她的一切,再教给自己的学生。





上一条:许四虎

下一条:董鸣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