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婧波:潜心思想实验 连接寰宇万象
程婧波简介: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1级编辑出版学本科与2005级传播学硕士校友。曾供职于出版社,现从事出版、翻译、影视工作。出版作品数百万字,代表作有《像苹果一样的思考》《宿主》《倒悬的天空》《赶在陷落之前》《去他的时间尽头》等。
2020年6月,幻想小说集《倒悬的天空》出版,图书的封面上印刷着一只蓝色的瞳孔,眼眸中映射着璀璨的星河,一如这本精选集背后那个鬼马精灵的科幻作家——程婧波。
二十余年的光阴里,从少年出道到获奖无数,从天真学子到职业作家,从姐姐家的书房到川大的课堂再到出版社,程婧波认真做着一件事——记录自己脑海中蹿出的每一幕场景,再将它们亲手编织成一个个天马行空却真实温暖的世界,静待这些文字与奇思共构的世界“连接”起幻想与现实、人类与自然、个体与宇宙……程婧波说,自己喜欢和享受的,正是这种“连接感”。
一:少年遐想:苹果发现了什么
不同于许多人的“循规蹈矩”,程婧波的童年有着不一样的色彩。
程婧波出生于四川,巴山蜀水,闲适小镇,耳濡目染下的她也在骨子里刻下了那份肆意随性。
幼时,父母希望她未来能成为一名钢琴家,但比起琴房,她更喜欢把时间留给各式各样的杂志书本。姐姐家的书房,便是她的乐园。闲暇的时候,她便钻进书房里,翻阅起姐姐订阅的《少年文艺》杂志,三十二开的小书页,一个个小故事,化成彩色的钥匙,渐渐打开文学的曼妙世界。
带着一颗好奇心,亦行亦思,路途中,程婧波邂逅了《科幻世界》。这本79年在成都创刊的科幻杂志,前身是《科学文艺》和《奇谈》,在1991年易名为《科幻世界》,不仅在中国掀起了最早的科幻浪潮,更孕育了王晋康、刘慈欣等一批科幻大家,成为中国科幻文学最早的舞台。
从初中时的相遇开始,自诩骨灰级科幻迷的程婧波便没允许自己落下任何一期。1999年,互联网逐渐在国内普及开来,《科幻世界》设立了专属科幻爱好者的聊天室,程婧波连忙借来姐姐的笔记本电脑,连接网络,一头“泡”进聊天室,与一众科幻迷一起,在灵思碰撞中激荡更多的创意和联想。
正是这时,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渐渐萌发、生根,她拿起笔,想为自己心爱的杂志写个故事。这个故事,便是后来的《像苹果一样地思考》。题记中,她写下了一个古怪的问题——“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可苹果发现了什么?”
多年过去,关于这篇处女作的灵感究竟来源何处,甚至对程婧波本人来说都是个谜,只是一切像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化为文字,展于纸上,又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16岁的自己,所思所感,所向所往。
从读者到作者,一条未知却让她憧憬的道路,由此铺开。
二、邂逅川大:七年求学,读懂自律和自由
也许是命中注定,或是机缘巧合,高中计算机老师无意间展示的一张照片,照片上展示了一群学生坐在草坪上晒阳光啃猪蹄,那样温暖惬意的川大满足了她对“大学”的全部想象。于是在高考的志愿栏上她笃定地填下“四川大学”,成为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一名新生。
图|2001级编辑出版专业同学镜头下求学时期的程婧波
一场新奇的求学旅途开始了。很快,充实多样的课程让她如鱼得水,现代文学、古代文学、编辑出版、新闻理论……曾经埋在脑中的疑问、渴求,一点点被解答、满足,更多的求知欲也不断萌发。图书馆内,她一坐就是一整天,典籍、小说、杂志来者不拒,只待这些文字、奇思化为火炬,照亮一个个不一样的世界。图书馆外,她跑去跟朝鲜族的姑娘学韩语,观察日语系的男生怎么卖盒饭,跑去理工科院系的教室蹭课……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她借着实习机会走进“川大出版社”,静心编书,等到编完走出大楼,才惊觉阳光洒肩头,非典去无踪,感觉“像是走出了防空洞”。
川大以海一般的胸怀包容着她。她在这里如同一滴汇进大海的水珠,体会到了充分的自由。川大亦在不动声色地影响和塑造着她。这其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便是程婧波的导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李苓教授。
图|硕士毕业论文开题前同学们在李苓老师家合影(左四为李苓老师,左五为李苓老师的母亲,左六为程婧波)
从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到研究生传播学专业,七年师生,相教相伴,程婧波觉得,自己从没见过那么优雅的女性。她至今记得一次师生出游中,大家不小心和交警发生了误会,李老师不急不慢地耐心解释,和蔼的笑容,温柔的话语,像是钢印被刻在程婧波的脑海中,她突然发现,怀着温柔和善意对待所有人事,是如此美好。
2008年,“5.12”大地震后不久,程婧波在川大文科楼完成了自己作为传播学硕士的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的完成令她突然有了从短篇小说向中篇小说迈进的勇气。她陆续创作了《赶在陷落之前》、《吹笛者莫列狐》、《开膛手在风之皮尔城》、《四月的安徒生》、《宿主》、《去他的时间尽头》等中篇小说。
在川大求知求学的七年,究竟带给了自己什么?厚实的知识积累?对真相的向往?人生更多的可能?程婧波说不出准确的答案,她只是觉得,自己属于这里,川大提供给自己的是一片海洋,这份深刻在骨子里的自由与自律,是母校最珍贵的礼物。
她知道,带着这份寄托和馈赠,她会走得很远。
三、新的延伸:编辑旅人老师
从川大顺利毕业后,程婧波如愿成为了一名编辑。那段时间,她编辑图书,创作故事,翻译名著,做着自己喜欢而向往的一切。遇到让自己心仪的作品,认真翻译之余,她还会登录微博、微信,用心写下最真实的感受和推荐语。
不过,看似“循规蹈矩”的她,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借着儿子读书的机会,她带着全家迁居,到了千余里外的泰国清迈。
图|程婧波在泰国清迈的朋友家
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人事。程婧波并没有觉得不适,相反,倾听着凌晨的鸟鸣声,感受着夜晚的柔和,在这个微笑的佛国,为这位来自四川的旅人和作家,指引了方向,觅得心安。海风相伴,肆意快活之间,新的灵感慢慢滋生。在日本邻居的启发下,《讨厌猫咪的小松先生》逐渐成形。字里行间的闲适和温情,在程婧波看来,源于泰国生活的点滴,更源于自己在这里找到的新的“连接感”。她始终坚信,连接点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向外的连接中,新邂逅的每一人、事、物,都会击溃孤独感,带来幸福。
连接和挑战,在她的生活中,不断发生着。
2019年,程婧波公布了“光和书房写作计划”,开始挑战全新的角色——写作教师。凭着自己对写作的认知,她将目光锁定在10-14岁的孩子们身上,希望通过不同于常规写作教育的启发和对话,释放孩童的写作天性,找到“未来的作家”。
图|《光和书房写作计划》海报
为了真正认识每一位学生,课堂人数被严格限定。20人,这是程婧波认为自己能够和每一个孩子建立好有质量的“连接”的极限。她还细心地为孩子们建立了个人档案,记录他们的成长足迹。言传身教中,师生共同成长着。程婧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班长帮助班上一个不爱写作的孩子找到自由写作的灵感和方向,后期的作品越写越精彩。
为孩子的收获和进步欣喜之余,她感到十分惭愧。程婧波默默告诉自己,人生的功课处处皆在。写作计划连接起她和孩子们,连接起更多奇思妙想。她在这种有“连接”的课堂上甘之如饴,心存感激。她愈发喜欢孩子们笔下这些稚嫩但充满生机的故事,并努力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予以他们最真诚的鼓励。
她想做的,就是成为一名有连接感的老师,做一场“小而美”的教学,陪着孩子们,关注发生在每一个个体心灵中的每一次情感与体验、发生在每一个个体头脑中的每一次探索和思考,找到真正的“开花原因”。
写作从来不是单纯的表达,而是成长路途中的觉知。
她一直这么想。
四、记录宇宙:科幻是一场带着人性温暖的思想实验
2020年6月,程婧波的精选小说集《倒悬的天空》正式出版。
图|《倒悬的天空》扉页写下的话
作为各个阶段代表作品的集锦,这本246页的专著也为她见证着,将近三十年的写作历程。华语星云奖、冷湖奖、华语国际编剧节新锐编剧称号……与科幻相伴的一路上,她记录着多重宇宙,橱柜里逐渐摆满了各式奖杯,成为了被公认的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
但她从来没有停下探索,也未放弃寻找新的思想连接。
2017年,她开始将自己的小说改编为剧本,为此接受了长达两年的编剧训练。从作者到编剧的转化并非想象中顺利。在一遍遍地改稿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许多以前自己不曾考虑的问题——中国的科幻美学是什么,如何才能落地?为了找到答案,她直接从清迈飞回成都,在电影院里一坐一整天,关注着观众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怒。最后,她找到了答案——真实感。只有把握住故事、逻辑的真实性,才能成功将观众带入创作者构想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感知。
带着对读者感受的关注和在剧本中学到的“地气”,程婧波一笔挥就《去他的时间尽头》,这是一个近乎“白描”的故事,褪去华丽的文字和技巧,只剩下完整的情节构思和人物特色,程婧波觉得,这种努力塑造的真实感,将激发自己与读者更真挚的共鸣。
从阅读者到执笔人,一路前行,程婧波对科幻的认知也愈发清晰。在她心中,科幻就像是一场思想实验,作为实验者的科幻作家们往往会假设最极端的条件,竭尽所能地让其“真实化”,把问题抛给读者和自己,去探讨、拷问这种条件下人的选择与境地。程婧波觉得,这是科幻作家们青睐末日题材的原因,也是科幻真正的温暖所在。
而在自己的作品中,主角们或向外迁徙,或尝试探险,或追寻真相,挖掘、拷问着一个个对个体、生命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她自己,也跟着主角们一起,展开一场场的探索之旅……就像剥开洋葱一样,真相也是千层多面的,至于最终落足在哪里,程婧波想把最终的选择权交给读者。
这种向着人本身的追问和追逐,不会停止。
对程婧波而言,新的旅程还在继续。她开始努力健身,为日后的创作储备体力,她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写作,在1%的天赋之外寻找更多附加值……
行路至此,再次出发。未来,自己的笔下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故事?
她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