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金会

基金会动态

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基金会 >> 基金会动态 >> 正文

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推动慈善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 :2015年02月28日      浏览量 :

近年来,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以“心向至善,胸怀苍生”为宗旨,倡导利他主义思想的现代慈善文化观,坚持慈善事业与育人工作相结合、慈善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汇,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对大学生慈善意识、慈善行为的培育,推动慈善文化建设,全力打造西部高校慈善文化育人品牌,初见成效。

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领导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机制,为引领慈善文化建设夯实基础。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直高度重视引领慈善文化建设,把传播慈善理念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管理,逐步建立健全了基金会理事会统一领导、各项目组积极配合、广大学生纷纷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积极开展慈善文化研究,打造西部地区慈善文化研究基地。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西部地区第一家在民政部成立的高校教育基金会,秉承中华优秀慈善文化之志,积极开展慈善文化研究,对提升西部地区高校慈善事业的专业化水平,促进西部地区高校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引领西部地区慈善文化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将慈善文化建设融入到教育基金会各项公益活动开展中,弘扬“至善”公益理念,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如“香港维多利亚学校和平村无止桥”项目由“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会”出资并提供技术指导,四川大学无止桥团队主办、香港理工大学无止桥团队协办并组成联合设计队伍,旨在解决当地居民过河难、小学生上学难的同行问题。无止桥团队的同学们在筑造了一座座方便人们通行的桥的同时,也用心去筑造了一座座人与人的心桥,传递了基金会“心向至善,胸怀苍生”的慈善理念。

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了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至善社,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打造公益品牌活动,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至善社引入“人人可慈善”的微公益现代慈善理念,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策划实施了多个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了大学生们热情而甘于奉献的志愿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慈善观。其中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历时70余天,吸引了四川大学近30个学院的同学参加捐书,共计招募到200余名志愿者,共收到捐赠书籍2000余册,涵盖文、理、法、工、哲等各领域,在校内外引起极好的反响。基金会也非常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激励,通过授予荣誉称号肯定大学生的爱心与善行,这也对当事人本身能够起到较好的鼓舞作用,有利于将朴素的慈善情感逐步内化为自觉的慈善意识,同时也对他人形成积极的示范效应,带动慈善精神的弘扬。

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通过指导受助学生组成爱心公益社团,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传递爱心,传承感恩美德,传承“至善”慈善理念,进一步培养了大学生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现基金会下已成立了多个学生社团,如由获得新长城助学金的同学组成的自强社、由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受助学生组建的学子学业完成基金联谊会、由唐仲英基金会资助的心馨社、由香港思源基金会资助的思源社、由新鸿基地产郭氏基金资助的鸿志社、由同心基金会资助的同心社等,都根据自己社团的特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在校内外宣传慈善理念,交流慈善教育,弘扬慈善文化。如自强社与来自地震灾区汶川中学学生开展来励志互动交流活动,川大学子们为汶川中学的同学们带去了信心、快乐和勇气;学子学业完成基金联谊会的同学们策划了与双流县特殊学校的特殊儿童开展了“携手并肩,放飞梦想”的结对子、“庆六一”活动等。

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构建了“一网一刊一报”慈善文化传播平台。基金会进一步完善了网站建设,专门开辟捐赠感言、捐赠人故事等板块,弘扬“心向至善,胸怀苍生”慈善文化;基金会创刊杂志《至善》,通过讲述捐赠背后的感人故事,引领“至善”慈善理念;定期出版基金会简报,传播“至善”文化。

上一条:四川大学植物医生德育助学奖评比结果出炉

下一条:川大人携手共助车祸校友,蒋玉成写信感谢关怀援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