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

校友动态

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校友总会 >> 校友动态 >> 正文

川大校友北京论坛·2025——“健康智创 生命新程”暨四川大学北京校友会年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20日      浏览量 :

银杏鎏金,秋意正浓。2025年11月15日,由四川大学北京校友会、四川大学北京医科校友联谊会、四川大学全球校友创业家北京联谊会联合主办,东土科技、三元基因、沙砾家办支持协办的第三届川大校友北京论坛:川大校友北京论·2025在北京国二招宾馆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健康智创,生命新程”为主题,汇聚了三百余位医疗健康、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金融投资领域的杰出校友,共同探讨生命科学前沿趋势与产业发展新路径。论坛在四川大学北京校友会副秘书长、四川大学全球校友创业家北京联谊会秘书长王博校友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

开幕致辞:薪火相传启新程

会议伊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副部长、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殷大奎以医学大家的视野,深情回顾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强调在新时期传承川大华西精神、守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他特别寄语年轻校友要秉持医者仁心,在科技创新中不忘人文关怀,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四川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川大北京创联名誉会长、东土科技董事长李平,回顾了校友会、创联的发展历程,他从企业家的角度分享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个人发展、企业管理、生命科学等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呼吁校友们拥抱变化、拥抱未来,将创新成果转化为造福社会的实际产品。

受川大北京医科校友联谊会会长张志强委托,川大北京医科校友联谊会副会长白云昇从感恩传承、致敬前辈和承前启后、开创未来两大部分详细介绍了川大北京医科校友联谊会的建设情况和后续发展规划,致力于让校友会成为每一位校友的坚实后盾与心灵港湾。

四川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原副校长晏世经代表母校向校友们致以亲切问候,他介绍了母校最新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赞许了川大北京校友在推动校友组织建设、服务校友及其企业和产业发展、促进校地企协同联动等方面的深度实践,并期待在京校友们继续与母校携手,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支持协助母校办好130周年校庆活动,为母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北京高质量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专题报告:创新实践谱新篇

两位资深业界专家分享精彩洞见。

三元基因董事长兼总经理程永庆校友在《研发与智造双轮驱动》报告中,以其三十余年创业实践为例,详细讲述了三元基因是如何在新药研发、品质管理、数智制造、高效协同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创造了中国基因工程药物的优质品牌。三元基因33年的发展史是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展示了三元基因实现技术原创与市场首创协同发展的历程。程总将基因技术创新与数智技术应用比作三元基因未来发展的双翼,强调只有多学科交叉合作才能夯实创新基础、提升智造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性成长。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张自然校友以《新政下,创新药的发展机遇》为题,结合其在国内外医药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丰富经历,深入解读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对于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布局及其给生物医药产业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他特别建议企业聚焦临床未满足需求、注重源头创新、关注产业链格局,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走差异化创新之路。

圆桌对话:跨界交融启新思

“现代医疗与药物的创新与突破”圆桌论坛成为思想碰撞的舞台。

本环节圆桌论坛由王博校友主持,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张自然校友再次登场,从产业政策和产业链角度为圆桌讨论带来更多维度思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肝病科主任孙丽莹校友从临床一线视角,分享了器官移植领域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未来展望,并指出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医生是最基本的角色,学术研究也是重要的,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北京师范大学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华北校友系统阐述了放射性药物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前景,他特别提到,随着技术进步,放射性药物将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有望拓展至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博士后汪明瑶校友作为年轻科研工作者代表,讲述了如何更好的借助平台资源和团队力量,实现科研成果的高效产出,并分享她了在抗衰老与精准营养研究领域的发现和应用。

校友优质医疗器械创业项目合作机会发布。

会议中场环节,川大北京创联校友发展顾问、川大技术转移集团董事兼COO李君辉校友带来高端医用聚醚醚酮材料及器械全产业链国产化的项目发布,他从医用peek材料特性及应用场景、国内外市场现状、项目创始团队优势和产业链国产化布局角度进行了系统的展示和讲解。

深度洞察:全球视野展新局

两位专家从不同维度带来深度分享。

西南证券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张仕元校友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专题报告中,以全面详实的数据、多维度的对比,从资本市场的独特视角,分析了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他指出,基因与细胞治疗、3D打印、VR/AR以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正在重塑产业格局,企业需要把握技术变革窗口期,找准自身定位、实现跨越发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雷娟校友介绍了华西医院科创生态体系的建设成果。她表示,华西医院正在构建从概念验证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期待更多校友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华西医学创新成果转化。

产融对话:资本赋能创新篇

“大健康产业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圆桌论坛,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

本环节圆桌论坛由程永庆校友主持,西南证券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张仕元校友再次登场,以国际视野下的资本市场视角回答了观众关切的问题,为圆桌讨论注入更多专业见解。和达资本总裁王博校友以其独特的科学家与投资人双重背景,分享了识别早期生物医药项目的独到方法。他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更关注项目的临床价值和商业化可行性、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创业者在这些方面要做好充分准备。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专家、华西护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艳艳校友深入剖析了银发经济中的投资机遇,她认为,老年康养服务、慢性病管理等细分领域存在大量被低估的投资机会,关键在于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因诺瑞康生物联合创始人陈晓忠校友以其临床医生、跨国企业和生物医药创业者的经验,多角度分享了医疗初创企业与资本对话的经验。他强调,创业者不仅要懂技术,更要学会用投资人理解的语言讲述商业故事,建立互信共赢的合作关系。

最后,程永庆校友总结到,衡量一个国家卫生健康水平最客观的一个指标是国民人均寿命,从1980年到2024年,中国人均寿命从66岁提升到79岁,这是我国医药健康从业人员最大的光荣。

薪火相承:校友年会迎新朋

暮色渐浓,论坛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与会校友移步嘉禾厅,在川大北京校友年会暨迎新晚会的温馨氛围中延续交流。

傍晚时分,“川魂京韵,薪火相承”四川大学北京校友年会暨迎新会温情启幕。四川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杨光、北京校友会会长李平等嘉宾莅临现场,与校友们欢聚一堂。

校友会副秘书长郝勇首先作校友工作汇报,细数过去一年校友会的成长与收获。随后,四川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杨光致辞,他代表校友总会向在京校友致以亲切问候,对北京校友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赵永庄在致辞中回顾了校友会的发展历程,寄语校友们继续弘扬川大精神,在京华大地书写新的篇章。

在副秘书长聘书颁发仪式上,新一届副秘书长接过沉甸甸的聘书,也接过了服务校友、传承川大精神的使命。

京华川韵,一脉相承;薪火不熄,情谊长青。愿每一位在北京奋斗的川大人,都能带着这份来自“家”的温暖,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前行,不负母校,不负年华。

这场融汇智慧与情怀的盛会,不仅展现了川大人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更开启了校友协同创新的新篇章。来年秋色更浓时,相信必将有更多创新成果在这片沃土上绽放。


下一条: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校友与西班牙王后共创“熊猫点睛”茶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