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 月 19 日,以“川大 AI 沪联世界 悦动武侯智创未来” 为主题的四川大学上海校友会人工智能专委会成立大会暨武侯区“人工智能+”产业推荐活动圆满落幕。
大会由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四川大学上海校友会、四川大学全球校友企业家华东联谊会联合主办。活动得到四川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成都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四川大学校友总会大力支持。同时得到20多个异地校友会及诸多异地杰出校友的现场或视频祝贺。新华社、澎湃新闻、财经头条等媒体到现场予以报道。

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正加速与多领域深度融合,成为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与创造现实价值的关键力量。四川大学不仅在 AI 领域积淀深厚,更依托理工医、艺管经等齐全学科,构建起优势显著、场景丰富的多元 “AI+” 生态;上海作为国内 AI 高地,汇聚大量业内优秀校友。在此背景下,四川大学上海校友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应运而生。专委会凝聚校友共识,汇聚在沪及周边 AI 领域杰出人才,覆盖学术、技术、产业、投资全链条,形成多元资源矩阵。既是川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精神在 AI 领域的体现,也是服务校友、链接母校的重要纽带。



成立大会上,专委会正式揭牌,并由四川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王钢为专委会会长张东及6位副会长授予聘书,全博士阵容也凸显了人工智能专委会鲜明的高科技属性。

同期,“成都市武侯区科学技术协会 — 四川大学上海校友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产业联盟” 正式揭牌。该联盟既维系校友情谊、兼具务实合作功能,也为在沪校友搭建母校属地资源对接桥梁,助力技术转化与产业发展,成为武侯区链接长三角 AI 资源的重要纽带。

活动中,武侯区委常委、副区长张磊亲自上台向校友介绍悦湖科技城规划并发布人工智能机会清单,引发校友关注。作为成都中心城区,武侯区 “搭平台、引伙伴、建圈链、聚产业”思路,与 AI专委会服务校友、推动产业落地目标高度契合。其发出的凤鸟还巢邀请,既是对川大校友创新力的认可,也为校友反哺西部提供方向。





主题分享环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杨超、金仕达研究院副院长徐建程、海南德物沐华基金管理合伙人李映红、深圳华为人工智能专家常朝旭四位川大杰出校友、专家,以及专程从母校赶来的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刘权辉,从 AI技术前沿、产业融合、投资逻辑、创业实践维度分享,展现出校友在 AI领域的积累与视野,这场交流既为与会者提供行业洞察,也凝聚校友合作共识。
会议在大合影中落下帷幕,会后校友与嘉宾于轻松融洽的氛围里,进行了自由交流,既深化情感联结,也推进后续合作事宜。成立大会的结束,是一程的终点,更是专委会发展的全新起点。未来,专委会将联动长三角区域 AI 相关领域校友,聚力同行,共启新篇。
【附录】
四川大学上海校友会
人工智能专委会管理团队
[会长]
张东
[副会长]
杨超、戴亮、孙宇昕、徐建程、粟庆、张伯熹
[秘书长]
刘钦
[副秘书长及秘书处成员]
龙吟、沈新笛、邓冲、杨璇、牛广辉、廖泳琪、任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