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无数川大华西校友冲锋在前,与病毒抗争,与时间赛跑,用毕生所学挽救生命。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国家危难之时,川大人从不缺席!


周翔,华西临床医学专业1994级校友,北京协和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是一名参加过抗击非典、组建中日友好医院的非典重症病房的“老兵”。
在联合ICU的正常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而在2月4日与死神战斗的这一夜,周翔在污染区超负荷持续工作了8小时。由于身着防护服,呼吸受阻,过于疲惫造成意识恍惚,周翔一头摔倒在地,磕破了眉骨,缝了三针。但他仍然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在重症治疗一线。支持周翔主任的不仅有武汉人民的期望,更有可爱女儿的加油鼓励!


王传海,华西医学检验专业1994级校友,上海市江湾医院检验科主任,支援武汉市第三医院。
1月26日大年初二晚,突然接到院长紧急任务:上海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第一时间,王传海就主动报名参战。
然而此时的他,双脚踝骨骨折植入的钢板、钢钉还未取出,院长思索再三劝阻说,你的心意可以理解,但怕你身体承受不了;而王传海却坚持要去,他说,国家人民危难之时,人人都有责任全力以赴地救援与奉献。于是,王传海校友踩着钢板、钢钉上了路,成为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钢铁侠”。

疫情刻不容缓,病毒从不悲天悯人,到达武汉后王传海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穿上严密的防护服,一丝不苟地检测每一份样本。
工作虽然重,疫情虽然严峻,但是华西人总是自信乐观的,没有华西人做不成的事情,这一份自信是源于华西人扎实的医学知识,这一份乐观来自成都天府的千年滋养。从一张张工作照中我就能感受到王传海校友的这一份自信与阳光。这不仅是一位钢铁侠,还是一只“Big White”。


覃雪军,华西临床医学专业1991级校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队长,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
广西医疗队多为女性,娘子军撑起了医疗援助湖北“广西力量”的半边天。为了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医生要24小时穿着防护服在隔离病房守护,覃雪军带头执行规定。她告诉年轻医生,新冠肺炎病情变化快,医生穿防护服需要时间,也许这点时间就有可能耽误患者,并且频繁更换防护服也是对防护物资的浪费。

随着物资支援越来越给力,隔离病区陆续配置了多台呼吸机。覃雪军利用查房空隙,现场教当地的医护人员如何使用呼吸机和观察使用后的效果。她说:“希望当我们撤离后,这些急救的技术能留下来。
四、同级兄弟,武汉“相聚”——李传伟、王铭、钮柏琳
李传伟,华西临床医学专业2003级校友,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铭,华西临床医学专业2003级校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
钮柏琳,华西临床医学专业2003级校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毕业多年,有时也会怀念从前、怀念住在上铺的兄弟,但是我们却很难有机会聚在一起。直到今年,我们从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科室千里驰援武汉,又以这样的方式重逢,在不同的战位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夏进东,华西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2004级博士校友,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影像诊治中心主任。
1月21日,听闻岳母病重,夏进东和家人乘车返回家乡湖北省十堰市看望老人,待岳母病情有所好转后,夏进东却因疫情无法返程回沪。
大年初四,夏进东在新闻中看到十堰市郧西县人民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报道后,立即联系县医院医务科,表达自己想要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的意愿。“每一名医生,在国家、家乡需要的时候就该挺身而出,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履行入党时的誓言,”夏进东坚定地说。他的计划也得到了单位批准。
夏进东教授与这家医院广大医务人员一起,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战役中。来到郧西县医院放射科上班后,夏进东查看了多日来疑似病例的影像报告,并针对每一病例从病史、影像表现、诊断意见及建议等方面给出指导意见。

周学斌,华西神经外科专业2015级硕士校友,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爸爸,你要照顾好自己,我们等你回来!”车上,周学斌正争分夺秒和4岁的女儿通话。他的爱人,一声声的支持和叮咛却掩不住担忧,面对女儿,她却说,“宝贝,爸爸要去救人,爸爸是英雄,我们为爸爸骄傲”。女儿很懂事,稚嫩的声音里有对父亲绝对的信任:“爸爸,你是英雄!爸爸加油!”
周学斌支援的是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和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阳方舱医院,当穿上防护服进入方舱医院时,面临几千名确诊病人,有一种眩晕的感觉。
一个班穿上防护服到完全脱掉,经历近8小时。人生中第一次穿上成人尿不湿,内衣被汗水浸湿,双手皮肤发红,面部和耳朵皮肤见深痕,但早已感觉麻木。
在武汉的周学斌也为大家报平安:“有疾病的地方就有华西人的身影,华西人永远为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