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

校友动态

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校友总会 >> 校友动态 >> 正文

校友寄语|叶国安校友在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10日      浏览量 :

2025年9月8日上午,四川大学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川大江安校区隆重举行。我校杰出校友叶国安作为校友代表,对2025级本科生寄予殷切期许。

叶国安,男 ,1964年出生,安徽南陵人,1982年—1986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化学系放射化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核集团首席专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校友代表叶国安院士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在川大的求学时光,勉励同学们树立报效祖国的人生目标,在川大认真求学,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实现知识与文化上的跨越,获得认知的升华,练就创新的本领,未来为人类科技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光芒。

以下是讲话全文:

各位校领导、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大家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是个充满喜悦的日子。

特别荣幸,今天能作为学长和大家交流。我是1986年放射化学专业毕业的,到明年就工作40年了。趁今天开学典礼的机会,特别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三点体会。

一、树立报效祖国的人生目标,打好专业基础

我们每一位学子都要牢固树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将来要做国家需要、对社会和老百姓有益事,而不是相反;在新时代,我们还要立志做难事、善于做普通人不容易做到的事;树立责任感,主动去做、去创新,在挫折面前不放弃,这样才能走得远。

大学和研究生学习是一个自主开拓学习为特点,系统化掌握专门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的新阶段。打好基础才能有所成就,培养想象力和科学思维才能多出原创性成果。预祝同学们都能取得优异成绩、获得毕业证书、搭建起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事业启航发动机。

二、历史启迪未来,奋斗创造辉煌

9月3日,我有幸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胜利日大阅兵,生动感受了我国科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刻地体会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自豪感。这表明:只要我们坚持自信、自强,就一定能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到2035年将我国建成科技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恰好赶上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贡献力量,这是何等幸福与自豪!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不断深化,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迫切需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围绕这这些重大需求,不仅需要大批高水平专业人才,同样人文等各方面的科技人才。我坚信你们中一定会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体现人生价值。

三、是川大人就要爱川大;将来也要干一行爱一行、成就一行

川大是一所具有光荣爱国传统与红色基因的知名学府,理论土壤肥沃,民主、科学传统深厚。经百余年的沉积,形成了“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川大精神。相信大家在川大期间能够感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训所滋养的良好学风,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川大人”这个身份将成为伴随你一生、令你自豪的标签。

我曾与川大放化教研室的陈文俊等老师有过合作,得到过老师和师弟们帮助,这段经历告诉我,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母校师友往往是最坚实的后盾。现在有很多成功人士校友,在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就是校友回报母校的体现,我也希望看到你们中有很多人能拿到校友奖学金。这些就是母校师友之间的深厚情感联结。

我一直从事放射化学研究,我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干一行爱一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行。在这里我想分享作家刘震云讲过的一个故事:他曾问他的姥姥:“您割麦子时为什么能甩开男人一大截?”她姥姥回答“没啥窍门,只是我一弯下腰就不再站起来,因为你只要站起来一次,就能有两次、二十次”。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对做好一件事是何等的重要。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事业也是这样。以我所在的放射化学专业为例就是一个很好的阐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专业不太被一般人看好。但放射化学在川大得到了很好的坚守,从化学院小小的放化馆能够走出了三位院士(赵宇亮、蒙大桥和我本人)。这是川大为我国国防和核能发展所做的一份贡献。

同学们,天大不过梦想、路远不过脚步。我衷心祝愿同学们在川大能实现知识与认知的跨越,练就创新的本领,今后为人类科技进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光芒。

谢谢大家!

上一条:豫章筑新梦又启征程,川大迎新知再续芳华:四川大学江西校友会举行2025年迎新送新联谊会

下一条:四川大学校友总会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