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川:毕生致力于皮革事业,他始终不忘母校培养!
王学川,四川大学2003年皮革化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轻纺与食品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八届中国皮革协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第五届陕西省政府督学,第十二届民盟中央委员。第十二届陕西省政协常委和民盟陕西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
“我的名字中‘学’和‘川’就用了四川大学校名的两个字,所以我学习必须到四川大学来一趟!”回忆起母校,王学川把在川大的学习历程归为缘分。1980年他在西北轻工业学院皮革专业学习,本科和硕士师从毕业于四川大学(原成都工学院)的常新华教授,与川大渊源颇深。基于继续深造和学习的想法,王学川于1999年如愿考入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而谈起与皮革专业的渊源,王学川笑道,“其实在高中阶段,我更喜欢物理,在山西1980年高考前一个月的预考中考取了满分,不过最后高考的时候化学考的较好,就录取到当时轻工部唯一的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的西北轻工业学院皮革专业了。”大学刚入学时,王学川对这个专业还比较抵触,后来经过专业老师的介绍,他渐渐地对皮革产生了兴趣。毕业后,他一直在从事毛皮、皮革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科研,而且作为主要成员筹建了我国第一个毛皮专业。这一干,几乎就是一辈子。
在王学川刚刚接触皮革专业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皮革行业还处于缓慢发展的时期,因此学院让80级皮革专业学生学习德语,为的是能和当时的行业领跑者——德国进行交流学习。德国有很多例如拜耳、巴斯夫公司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以及先进的皮革机械。那时的王学川就暗下决心,立志为我国皮革工业的发展发光发热。1999年,他受邀前往德国进行项目合作交流,从德国交流结束回国后,王学川顺利进入了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师从在我国皮革学科具有很高声誉的张铭让教授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教授。
王学川从未忘记两位恩师对他的指导和帮助。两位老师都对他的科研和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张铭让教授是国内绿色化学的带头人之一,王学川在他的影响下,也把绿色化学的思想引入到博士课题研究和博士论文中。绿色化学是层次更高的化学,现在,王学川也在给学生教授绿色化学和生物质化学的有关课程。
而石碧院士则对他的职业生涯,乃至王学川后续研究团队的组建和发展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石老师对我的博士论文指导很多,特别是模型建立和理论的提升方面。以前我们工科学习都是就事论事,提升不到理论高度和模型高度,但是石老师给我做指导,强调做研究一定要提升到理论高度。”石碧教授在指导王学川的博士论文时,就以类似于“分子泵”等形象凝练的模型启发他,这让王学川受益匪浅。在博士论文中,王学川提出了羊毛脂磷酸酯制备的“缓释模型”,应用于皮革加脂剂的工业化生产中。这颗学术新星,正冉冉升起。
博士毕业回到陕西科技大学后,王学川很快凭借丰富的专业成果和出色的个人能力,先后晋升为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原皮革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靠着王学川和两校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从他回校任职到现在,陕科大一直与四川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皮革行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工作。
20年前,中国皮革行业在技术层面以及产品质量等各方面,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正是在王学川这样的专家学者们的不断努力下,中国完成了由制革大国向制革强国的转变。从科研上来说,中国有专门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皮革毛皮,因此在技术上发展非常快。“无论是皮化材料、工艺配套,处理与循环利用的技术,还是装备、技术、环保等很多层面,我们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换。”中国的皮革产业和供需市场很大,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了很多贡献。
“皮革行业是个比较传统的行业,有人的地方就有皮革行业。”因为技术、原料等原因,这个行业常常被人们误解为高污高排的落后产能行业。但是随着皮革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皮革清洁生产的研究,伴随而来的绿色产能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对皮革行业的看法。
王学川一直关注的清洁生产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铬鞣带来的。目前,全球皮革制造仍主要采用铬鞣法,由此产生的含铬废水、含铬固体废弃物、含铬废弃皮革制品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风险,制约着皮革工业的持续发展。因此,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皮革工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开发无铬生态皮革制造技术,我国更是将无铬皮革制造技术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技术。实施无铬生态鞣革,已然成为国家的重大需求,同时更是皮革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四川大学石碧院士的带领下,四川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王学川带领的相关研究团队共同承担了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共包含三个部分:石碧院士负责制革部分,王学川教授负责毛皮部分,强西怀教授负责理论研究部分。项目的课题已经完成验收,而这一研究成果对皮革的生态技术集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们的研究团队和四川大学合作项目的清洁生产技术成果一旦推广,对国内、乃至全世界的皮革清洁生产,特别是无铬鞣制体系,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我们很有信心。”王学川坚定地说。
从毕业后一直到现在,王学川从事了几十年皮革行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渐渐喜欢上这个行业。“到商场去,我就喜欢看皮革、毛皮制品,我爱人都笑称我为‘皮痴’。我一辈子别的也不懂,就懂些‘皮毛’,就喜欢做我们皮革的事情。”
“皮革不是夕阳产业,是日不落产业。人要食肉,就得有皮,如果皮不做制革,不做高端利用,将给自然界带来更加严重的污染。”由四川大学廖学品主持,陕西科技大学王学川等人共同完成的国家863课题“制革固废生产环保型轻工助剂技术”,着力解决了含铬的皮革废料该怎么处理的问题。他推崇把废料作为一种工业原料,提取工业明胶或者工业胶原蛋白,再把这些工业明胶或者工业胶原蛋白运用到工业领域。目前,王学川团队研究了基于废皮胶原蛋白的生态胶粘剂,不仅具有良好的胶黏性能,还对甲醛有反应活性,可以把其他含醛材料中的甲醛反应掉,也即“除醛”功效,对生态环保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皮革专业,王学川一直饱含热情,他潜心研究清洁生产技术,对自己和行业未来发展也有着明确的目标与希冀。在退休前,他还有两个重要的工作:一是继续配合石碧院士和其他同事进行制革、毛皮生态无铬鞣制技术的完善和工业化推广;二是继续研究和推动对制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他认为如果这两件事能做好,将对行业做出非常大的贡献,解决行业的“卡脖子”问题。
尽管王学川已经在皮革教学与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的业绩,但他仍不满足。“虽然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还需要把我们的生态皮革无铬鞣制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全面推广,而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他认为,推广的难处,不仅有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有认识观念的问题。在各种媒体、行业论坛上,王学川和其他专家每次都会向大家宣传皮革行业的新技术理念,让大家接受无铬鞣,尽快应用在生产中。“人的认可在很多时候可能比技术更重要,技术再好,大家不认可,那也没有用处。”而这也是王学川继续耕耘与前行的动力。
除了从事解决传统皮革污染问题领域的研究,王学川团队也正在研究胶原的高附加值应用。作为一种很好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胶原可以用作生物医用材料,比如生物止血剂、体内的组织支架,甚至柔性智能可穿戴电子传感材料,这些可能都是未来胶原的高端应用领域,而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性等待去探索。拓宽和提升皮革学科的影响力,一直都是王学川努力的方向。
在川大皮革学科发展百年之际,王学川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和期待。他认为,川大皮革专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影响力都是公认的,为国家皮革行业在人才培养、技术进步方面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也祝愿来到川大的学弟学妹们,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川大的平台资源,在传统皮革行业的技术上开拓新的领域,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略懂“皮毛”,到成为毛皮行业的知名学者,王学川一直保持着他那颗赤忱的学者心,皮革业的太阳永不落下,他探索钻研的脚步亦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