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四川大学“创新2035”先导计划启动会在学校明德楼召开。此次启动的“物质结构透明计划、未来医学港湾计划、天地一体与生态演化计划、信息软件与底层算法计划、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计划”五大计划,主要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顺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结合区域特点,围绕物质与能源、生命与健康、生态与环境、信息与软件、文明与治理五大领域,按照“创新引领,布局十四五、展望十五年”的总体思路,在制定 “十四五”规划中率先启动“创新2035”五个先导计划,以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牵引,谋划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及时对接国家重大计划和成渝地区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重大机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学科集群的创新发展,产生一批“从0到1”的原创成果,推动学校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川大力量。聘请多位两院院士和四川大学杰出教授作为先导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四川省卫健委党组书记敬静、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品华、成都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主任惠朝旭、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李伟、四川天府新区科创和人才局党组书记石建等,校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李言荣,魏于全院士、张兴栋院士、李安民院士、石碧院士,文科杰出教授曹顺庆、霍巍,常务副校长许唯临,副校长张林、姚乐野、褚良银及省市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启动会。会议由许唯临主持。
会上,褚良银代表学校介绍了计划的主要内容。敬静、杨品华、丁小斌、惠朝旭、李伟、石建分别代表各自单位对学校“创新2035”先导计划的启动表示祝贺,对计划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说,四川大学在全国率先启动“创新2035”先导计划既是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抢抓机遇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聚焦大科学问题,突破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先行先试探索,必将引领区域的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省市区各部门将从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打造、科技人才引培、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王建国、李言荣为首席科学家张兴栋院士、魏于全院士、石碧院士、李安民院士、曹顺庆杰出教授、霍巍杰出教授颁发聘书。
李言荣代表学校和王建国书记作了讲话,他主要围绕“学校为什么要做先导计划”、“如何做好先导计划”以及“做了以后会有什么效果”三个方面作了强调。他说,十九届五中全会习总书记明确提出科技要自立自强,要坚持“四个面向”,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就把科技创新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成渝双城经济圈要建设“一极两中心两地”,川大作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要有担当、要有作为,要更加主动地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顶天立地的真科研、真贡献,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过程中要勇于提出川大方案、敢于发布川大指南、真正做出川大贡献。同时,在国家新一期双一流建设中,川大要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就要去探索一条在我国西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在去年六、七月份开始制定学校“十四五”规划时就决定要率先启动“创新2035”先导计划。关于“如何做”,他说,五大先导计划都是以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牵引,在前期已有的优势学科基础、优势科研基础、优秀人才和团队基础以及与有关部委和省市良好沟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的基础上,围绕物质与能源、生命与健康、生态与环境、信息与软件、文明与治理五大领域首批启动五个先导计划,这些计划是集体的智慧,在形成过程中征求了包括学校学术委员会、文理工医知名教授、各学院等的意见和建议,现在这五个计划条件已基本成熟,有的已经开始在实施了。他说,我们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学科集群的创新发展,走出一条以解决重大问题而牵引出的学科群的建设发展新模式,打破传统上以单一学科、单一学院的科研组织模式,他说该计划将以首席科学家小组组建团队,把规划变计划、把指南变行动,以先导项目带动全校师生去思考、去聚焦、去解决大科学问题和核心难点技术的突破。关于“预期成效”,他说,通过五个先导计划的实施,以大科学装置和大平台建设为抓手,汇聚人才,形成具有引领性的方向,催生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全面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特别是在天府国家实验室、国家综合医学中心和成都打造未来科学城、未来医学城过程中做出川大人特别的贡献,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川大力量。
“创新2035”五大先导计划介绍:
1.物质结构透明计划。通过各种射线辐照对物质内部微细结构的清晰观测和准确解析,类似对人体的高清透视。面向先进材料、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的重大需求,聚焦物质内部微细结构、高通量表征、性能调控、精准合成以及极端条件下的演化规律开展研究,提高新材料与器件研发能力。该计划将结合成都市未来科技城发展需求,共建物质微细结构研究设施和创新平台。
基于张兴栋院士在诱导性生物材料、高洁院士在量子物理、冯小明院士在优势手性催化剂、王玉忠院士在阻燃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王琪院士在塑料加工、周寿桓院士在固体激光等领域的研究基础和优势,推进材料科学、化学、化工等优势学科与信息、光电、量子等的融合汇聚与创新发展。该计划首席科学家为张兴栋院士。
2.未来医学港湾计划。未来医学港湾是结合未来10-15年新医学的发展趋势,与成都市在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畔共建医教研一体化的未来医学城。以创建综合性国家医学中心为目标,与成都东部新区共建医教研一体化的未来医学城,聚焦创新药物、生物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和精准医学,构建我国独具特色、引领世界的高原医学、灾害医学、深地医学,重点建设高原病医学中心、移植再生中心、血液肿瘤中心、感染性疾病中心、代谢性疾病中心、紧急医学救援中心等6个特色临床医学中心,结合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成都高新区P3/P4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和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等平台建设。
基于魏于全院士等在生物治疗、创新药物等领域以及华西医学的综合优势,打造世界一流的国家医学中心。该计划首席科学家为魏于全院士。
3.天地一体与生态演化计划。地表人类活动、空中气候变化和地球内部活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演进,共同影响生态与环境的变化。研究天地人各要素间相互映射和演化机制,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保障。面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碳排放国际履约、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化驱动机制,碳中和核心关键技术,以及地震、滑坡、山洪等重大自然灾害孕育发生的演化规律及灾害早期识别、智能监测、应急处置核心技术。重点建设百万量级的西南地区生物资源样本库、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及研究设施、综合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及深地-地表环境实验设施等。
基于谢和平院士在深地科学、石碧院士在制革清洁技术、钟本和杰出教授在磷化工领域的研究基础和优势,推动生态、环境、能源、综合减灾、深地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汇聚融合。该计划首席科学家为石碧院士。
4.信息软件与底层算法计划。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未来各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软件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底层数理算法和软件架构设计是大型工业软件的关键。面向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学等领域信息技术与大型软件的重大需求,以数学、软件、计算机、信息、人工智能等学科前沿理论和技术为基础,聚焦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底层数理算法与软件架构设计,提升大型工业软件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能力。该计划将结合成都市未来科技城发展需求,建设大型工业软件创新中心等重要研究平台。
基于李安民院士在微分几何基础数学、游志胜杰出教授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基础和优势,推进数学、物理、力学、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优势学科的融合汇聚。该计划首席科学家为李安民院士。
5.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计划。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旨在通过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加强交流、相互借鉴,更加坚定我国的文化自信,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阐释与战略实践的川大方案,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人类文明多样性、汉语语言文学与世界文明、古文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巴蜀文化与文明传承、全球语境中的儒释道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国家治理。
基于项楚杰出教授在敦煌学、曹顺庆杰出教授在比较文学、罗志田杰出教授在中国近代史、詹石窗杰出教授在道教、霍巍杰出教授在考古学等领域的研究基础和优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川大学派,产生一批新文科建设的原创性成果。该计划首席科学家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和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
为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有序推进,学校将组建多学科、跨学院团队,对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计划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规划,争取国家支持;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和四川省、成都市“十四五”规划以及地方产业转型的重大需求,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对接教育部和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发展规划,从人才、经费、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